导读: 国务院不久前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解决了多年悬而未决的养老保险双轨制问题。不过,一些学者认为,此次改革虽完成了制度框架……
选 择 个人账户要不要“做实”
专家认为,职工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度运行20年以来,个人账户做实试点工作一直不顺利,个人账户制度运行质量低下,财政投入不规则,参保人没有建立稳定的安全预期,这样的制度模式需要重新思考制度选择。而名义账户制在解决转轨问题和增强缴费与待遇给付之间的紧密联系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改革可供选择的一种方向。
“刚刚公布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方案同样采取了‘统账结合’的筹资模式,覆盖4000万人,加上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3.4亿人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5亿人,近9亿人拥有了自己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郑秉文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个人账户”,目前看来路线图还未清晰,改革的任务依旧繁重。
按照与积累和精算的关系,养老保险制度有四种基本模式:现收现付制,个账积累制、总账积累制以及名义账户制四种。
郑秉文认为,一般来说,建立个人账户的目的有四个:一是以真金白银的实物形态为未来退休预先建立一个资产池,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二是提高储蓄率,促进经济增长;三是养老基金通过建立个人账户进入资本市场进行投资,以避免现收现付制条件下带有明显财政因素的养老基金对资本市场的巨大冲击;四是加强当前个人缴费与未来养老金权益的密切联系,增强激励性,构建一个精算中性的储蓄载体。在这四个目的当中,只有第四个对中国是有意义的。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伟表示,关于中国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现在的想法是保留个人账户,不做实。这样有三个明显的好处,一是不需要短期内解决资金来源的问题;二是不需要解决基金投资增值的问题;三是相当程度上可以避免因现收现付制造成的劳动力市场扭曲问题。郑伟认为,名义账户制可以作为未来长期改革的一项重要过渡制度,提供较大的灵活性,它不要求具备成熟的资本市场,短期转轨成本相对较低,与现收现付制相比具有较好的参保激励,这些优势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意义。